中国新能源行业网欢迎您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我的购物车
全部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正文

山东省:构建新型电力体系助力新能源实现双碳目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6-11 16:14:24    浏览次数:3    评论:0
导读

从山东省政府新闻办6月10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山东省近日将印发《山东省电力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

从山东省政府新闻办6月10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山东省近日印发《山东省电力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的发布代表山东省将把握“十四五”这一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期、窗口期,全力打造绿色低碳、智慧高效的电力供应体系。

在发布会上山东省能源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福栋表示:山东省将强化“外电入鲁”通道电源支撑,重点加快既有直流通道配套电源基地建设,规划建设鲁固直流通道千万千瓦级“风光火储”一体化电源基地,加快昭沂直流通道配套电源建设,优化银东直流通道配套电源结构,持续提高通道送电能力和可再生能源电量比例。

李爱民表示“十四五”期间,山东省将加快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重点围绕渤中、半岛北、半岛南三大海上风电片区,打造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到2025年,全省风电装机达到2800万千瓦,其中海上风电装机力争达到800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达到6500万千瓦,其中海上光伏1200万千瓦左右。全面实施煤电机组“三改联动”,到2025年,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供热改造、灵活性改造分别完成1000万千瓦以上。

东能源监管办市场监管处处长缪童表示山东省将加快建设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的市场体系,发挥电力市场对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支撑作用不断完善电力市场体系建设,完善电力中长期市场、现货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衔接机制,扩大市场化交易规模。培育多元竞争的市场主体。有序放开发用电计划,以灵活的市场价格信号引导电力生产和消费。完善煤电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有序推动核电、风电、光伏等进入市场。

《规划》尚未正式印发,但是从新闻发布会上可窥一角。《规划》将以筑牢“四大基础突出“四个重点”强化“四大支撑”把握“五个关键”聚焦“五个需求”5个核心思想来进行编制。

电力体系的规划,体现出山东省在新能源产业上的蓬勃发展。2022年一季度,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实现营业收入3236亿元、同比增长5.9%;产业增加值594.3亿元、同比增长21.4%,GDP占比较去年同期提高0.27个百分点。截至2021年底,全省风电装机达到1942.4万千瓦,同比增长8.2%,位居全国前列;拥有重点风电装备制造及配套企业70余家,2021年营业收入达到200亿元。

今年4月,东营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园四大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38.5亿元左右,是我省海上风电规模化开发建设支撑“利器”。其中,中国海装年产120万千瓦海上风电智能化机组制造,将全力打造智能风电机组制造基地,同步落地国家海上风电工程技术分中心;上海电气年产160万千瓦海上风电主机及电机制造,主要生产中低风海上风电主机及电机机组,年产规模160万千瓦;天能海洋重工海上风电装备塔筒制造,建成投运可年生产30万吨海上风电装备塔筒,成为海上风电基础配套设备产品生产基地;东营港广利港区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园、海河联运码头一期及万吨级航道等项目,加速推进码头、航道改造。

除了风电方面,在氢能方面山东省率先出台全国首个省级层面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引育集聚氢能产业链重点企业100余家,属全国氢能产业链最完整的省份之一。入围科技部“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工程,成为全国首个、唯一氢能大规模推广应用的示范省;全国唯一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落户山东;烟台冰轮环境研制氢液化领域新型高效氦气螺杆压缩机,成功入选第一批国家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加氢站建设科学布局、适度超前、有序发展,加氢基础设施网络初步形成。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建成加氢站25座,位居全国第二位,其中,莱芜泰钢加氢母站是全省首座、全国第二座加氢母站;全国首座高速加氢站在济青高速淄博南服务区启用。以交通领域为突破,在城市公交、城际物流、重载货运、城市环卫和港口园区等场景,推动氢能一系列应用示范,全省累计推广应用燃料电池汽车1000余辆,示范运行总里程1500余万公里。

“十四五”是推进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期、窗口期,也是新能源产业加速发展的黄金期。山东将聚焦新能源装备制造和推广应用,着力打造核心竞争力强、产业层级高、产业链条全、产业特色优的新能源产业聚集区,全力推进新能源产业高质量、规模化、集群化发展。


 
(文/小编)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xnyhyw.cn/news/202206/11/xnyhyw_391.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3329772988@163.com。
 

湖北碧元科技有限公司

鄂ICP备2021020885号-1

技术支持:企思妙想